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人物
     法治人物
     
    平凡岗位 精彩人生(系列报道一百一十)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0001-11-30 来源:中国普法创新网

       编者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曾几何时,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英雄豪杰因成就了一番大业而名垂青史,又有多少文人墨客在人类文明的星河里至今还熠熠生辉。而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也以不平凡的事迹和精神打动和激励着无数的人,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谱写着他们精彩的人生。为此,本频道特推出《平凡岗位·精彩人生》系列报道,欢迎投稿。——

     

    平凡岗位  默默耕耘 
    ——记苏州市高新区狮山街道司法所所长孙蓉蓉 

     

        本网2013年2月17日讯     通讯员孙华磊报道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狮山街道司法所所长孙蓉蓉,天生活泼性格开朗的她,当初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从事司法矫正工作,而且一干就是近十年。通过十年工作的历练,她也从一个普通的司法工作人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司法所所长。 
    多年来,孙蓉蓉先后荣获了江苏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苏州高新区“矫正先进个人”、“司法工作先进个人”、“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先进个人”等十多项荣誉称号。她所在的司法所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司法所”。

      
     “只要有利于改造,这个人我接收”

     
        2010年8月17日夏某因犯走私普通货物罪,被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1年6个月。因其户籍在浙江省杭州,按照贯例他应该到原户口所在地进行社区矫正,但夏某不愿回原户籍地,希望能在苏州进行矫正。 
       听闻此事后,孙蓉蓉感到这里面一定有隐情,后经了解发现原来夏某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现在是一家外企的高级管理人员,他在杭州不仅有一个温馨的家,还有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儿子,他之所以提出在苏州进行矫正,是不愿让儿子知道这一切,怕因此会影响儿子的学习情绪与高考。当孙蓉蓉了解了这些具体情况后,当即向法院表示:“只要有利于改造,这个人我接收”。 
      夏某对孙蓉蓉的决定非常感激:“感谢政府、谢谢孙所,我一定要好好配合改造。”为了做好他的矫正工作,孙蓉蓉针对他的特殊情况,因人而异地制定矫正方案,从关心他的家庭、儿子学习及他的工作入手,及时掌握他的思想动态,适时对其进行法律教育,鼓励他重新做人,并安排他每月进行一次以上的法律学习。在孙所长的帮助下,夏某逐渐认识到自己以前所犯的罪行,决心积极配合矫正,决不再做违法的事。 
       一年矫正期满后,夏某专程到司法所看望孙蓉蓉,并告诉孙所,他的儿子考取了浙江大学,对于孙所的所作所为他十分感激。

     
    法律无情,人有情 

     
       小胡是一名社区矫正人员,2008年12月13日因犯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期5年执行。刚入矫正期时胡某整天心情压抑,30多岁的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连最喜欢的4岁女儿上幼儿园她也不去接送。出于女性的敏感,孙蓉蓉意识到,小胡遇到了人生的坎儿,此时她最需要的就是心灵疏导与关爱。于是孙蓉蓉主动上门与她谈心,鼓励她放下思想包袱,用正常人的心态来接受现实,融入社会,劝慰她只要好好接受矫正改造,今后还会有美好的未来。慢慢的小胡调整了心态,积极配合矫正,并开始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去菜场买菜,每当提起这段日子小胡总是感慨万分:“是孙所长让我有了面对现实的勇气,有了重新生活的信心” 。  

       去年4月的一个深夜,孙蓉蓉突然接到了小胡的电话,电话里,小胡哽咽着说:“孙所长,我爷爷病危住了医院……”当孙所了解到小胡身在外地的爷爷病情突然加重,小胡想请假回去看望时,孙所连夜向上级做出了汇报,上级得知情况后及时批准了胡某的假期,第二天就为小胡办好了请假手续,小胡在登上返乡的火车时激动地打电话给孙所连声致谢。

     
    “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了一个家”

      
         小庄、小顾今年一个18岁、一个17岁,2011年2月10日两人因一起在公交车站打砸站台玻璃,犯了寻衅滋事罪被分别判处9个月和8个月有期徒刑缓刑1年。在审前调查中,孙蓉蓉深入两个未成年人的社区、学校了解二人的成长环境、家庭情况、成长经历,发现二人一个在读高中,一个辍学在家,平时在家都很听话,也从来没有什么违纪行为,这次犯罪是一时糊涂,误入歧途。之后这些情况很快被孙蓉蓉写成调查报告,法院最后依据孙蓉蓉提供的审前调查报告,对二被告人予以减轻处罚,并从“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入手,考虑到这2名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都是未成年人,还将其有关档案进行封存,并与2名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监护人签订了保证书。 
      案子判下来了,孙蓉蓉第一时间把他俩带到街道司法所,面对面地围坐在会议桌旁开始“聊天”,她笑着指指染了一头黄发的两个“小鬼”:“我看你们就先从头发上做起,学生就要有个学生样。”第二天两个“小鬼”再次来见孙蓉蓉时,一头黄发没了,孙蓉蓉高兴地说:“噢,变化不小哟,瞧一头黑发多精神!”就是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气氛下,获得缓刑的两个“小鬼”开始正视自己的错误,配合矫正工作,认真走好今后的每一步。据了解,一年以后两个“小鬼”,一个已高中毕业和父亲一起开了个饭店,另一个通过自学电工技术在一家外企成为了一名电工。两家的父母多次来街道司法所表示感谢,对此孙蓉蓉深有感触:“现在的未成年人都是独生子女,挽救了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了一个家。”  
       多年来,孙蓉蓉不仅把司法矫正当成一份工作,更当成是一份挽救人、帮助人的事业,她凭着一股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着。 (江苏省苏州市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处供稿)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