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要闻
     法治要闻
     
    《法治时代》杂志创刊2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4-06-07 来源:法治时代网

    为纪念《法治时代》杂志创刊2周年,探讨法治期刊高质量发展新进程、进一步提升办刊水平和影响力,2024年6月6日下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等单位,在北京成功举办《法治时代》杂志创刊2周年座谈会。来自全国人大、中国法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地方政法单位等领导和专家学者,以及杂志的作者、读者、编者、运营等各方面代表近百人出席盛会。



    座谈会第一阶段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编辑,《法治时代》杂志社长、总编辑刘海涛主持。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编辑,《法治时代》杂志社长、总编辑刘海涛


    《法治时代》杂志编委会顾问,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原主任、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原主任乔晓阳在致辞中表示,《法治时代》杂志自创刊以来刊发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的学术文章,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很多具有前瞻性、思想性、专业性的观点,有力推动了我国法学理论研究和法治实践工作。乔晓阳指出,《法治时代》杂志要为推广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一是要加强理论研究,为全面依法治国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二是要宣传重要成果,继续刊发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助推法治建设;三是要紧跟时代热点,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对重大法治事件进行深入宣传和解读,并积极关注法治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挑战;四是要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学术生命力,努力打造一个以法治理论为核心、以法治实践为主体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原主任、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原主任乔晓阳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张宏肯定了《法治时代》杂志创刊两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并对今后杂志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中国出版集团作为出版“国家队”,在国内外文化出版界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是集团旗下唯一的法律类专业出版社,在集团法治出版板块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办好《法治时代》杂志,要顺应天时,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重大战略,提高选题质量,丰富专栏内涵。要珍惜地利,用好在北京办刊的有利条件,通过集成资源提升办刊质量,反映新时代法治建设理论与实践,展示推介法治实践的有益做法。要注重人和,加强与作者、读者的联系沟通,加强编辑及营销发行队伍建设,夯实办好刊物的队伍人才支撑。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张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法治战略研究部主任、研究员李忠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法治时代》杂志理论指导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将一如既往支持《法治时代》杂志的各项工作。过去两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与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紧密合作,汇聚各方专家智慧,共同策划了众多选题。杂志持续刊登一系列具有深度和见解的高质量稿件,已在业界站稳脚跟,其影响力日益扩大。李忠指出,《法治时代》杂志发展要抓住两大关键。首先,刊物需明确并紧跟社会现实的定位,特别是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杂志应思考如何为改革举措提供法治支持,对新现实问题展开理论性与前瞻性研讨。其次,提高编辑质量是杂志的生命线,要坚持“质量立刊”的原则,与名家紧密合作,刊登更多有分量的文章,继续提升杂志的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法治战略研究部主任、研究员李忠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副总经理,《法治时代》杂志副社长、副总编辑贾兵伟汇报了《法治时代》杂志创刊二周年以来的编辑出版情况。《法治时代》杂志自2022年6月创刊至今,共计刊发24期杂志,413篇文稿,共计230万字左右。文章内容紧扣时代法治主题,并与全国多地政法单位紧密合作,严格把控质量。杂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已发展成为兼备权威性、理论性、实践性的法治媒体。未来,杂志将继续优化工作流程,加强与政法单位合作,坚守政治立场,理清办刊定位,做好选题策划,提升品牌价值,确保高质量出版。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副总经理,《法治时代》杂志副社长、副总编辑贾兵伟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法治时代》杂志运营总监陈百顺围绕“建队伍、强品牌、抓收入、防风险”四个方面,汇报了杂志创刊二周年以来的发行经营情况。在队伍建设上,杂志成功构建了全国性发行网络,并加强了团队专业素养。在品牌建设上,通过多元化活动和紧密合作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在收入策略上,明确了发行目标,并通过考核激励等方式推动发行量增长。同时,杂志始终严格遵守法规,确保合法合规运营,为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法治时代》杂志运营总监陈百顺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原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江必新高度评价了《法治时代》的成长与成绩。江必新表示,《法治时代》杂志站位高、定位准、质量优、效益高,展现了出色的发展势头。展望未来,江必新提出三点期望:聚焦法治的时代主题,为中国法治建设出谋划策;弘扬法治时代精神,体现民主与公平正义;引领新时代法治实践,关注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新问题,期待《法治时代》在未来取得更好成绩。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最高法院原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江必新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研究会会长,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法治时代》杂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景汉朝表示,《法治时代》杂志创刊两周年以来,通过精心策划选题、设置栏目,持续推出深度理论文章,聚焦法治建设中的热点难点,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影响和行业声誉。希望杂志进一步强化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与宣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成为法学教育、法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重要平台,为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研究会会长,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法治时代》杂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景汉朝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原委员陈斯喜表示,《法治时代》杂志自创刊以来,承载着独特使命,凝聚了众多期望,不仅体现了时代精神,更回应了实践的要求。凭借其坚定清醒的政治性、旗帜鲜明的导向性、理论研究的思想性以及融合传播的创新性,这份年轻的刊物,在短短两年内已展现出大刊的气质和风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原委员陈斯喜


    中国监狱工作协会会长,中纪委驻司法部纪检组原组长韩亨林指出,《法治时代》自创刊以来,始终坚守法治精神,积极传播法治理念,为推动法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韩亨林表示,希望《法治时代》在未来能够继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读者的宗旨,不断提升内容质量和满足读者需求;希望杂志能进一步提升品质和影响力,结合新媒体、新技术,打造多元化、立体化的法治传媒平台。


    中国监狱工作协会会长,中纪委驻司法部纪检组原组长韩亨林


    《法治时代》杂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法学》总编辑黄文艺指出,在激烈的法律期刊市场竞争中,《法治时代》以其鲜明特色和深远影响脱颖而出,成为法律期刊界的新秀。黄文艺认为,杂志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紧扣法治理论与实践的热点难点,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主题的研究成果,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和社会反响。同时,杂志主动融入法律实务界,推动理论与实务的深入交流,并成功构建了全媒体传播矩阵。对于杂志的未来发展,黄文艺提出了几点建议: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加强组织产出更具社会穿透力、学术影响力、实践贡献力的研究成果;积极融入中国法律法学期刊界大家庭,提升影响力。


    《法治时代》杂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法学》总编辑黄文艺


    座谈会第二阶段由《法治时代》杂志编委会执行主任刘桂明主持。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原副局长(正局级)施汉生提出了两点建议。首先,杂志在选题上突破视野,既要关注理论前沿,也要更多地关注民生福祉,如食品、环保、安全等议题,以扩大读者群体并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次,建议杂志设立一些特色板块,邀请那些亲身参与了新中国法治建设历程的老同志来回眸和回顾,让现在的法治工作者能够通过他们的经历感受到老一辈对国家法治建设的朴素感情和全身心投入。施汉生强调,《法治时代》杂志应该义不容辞地扛起法治建设的历史责任,回应社会之问,承担时代之责,为法治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原副局长(正局级)施汉生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莫于川指出,《法治时代》杂志尽力做到了对中国特色法治建设的中心工作、重点问题、疑难问题的全覆盖,展现了引领力量。同时,杂志还认真总结了地方行业基层的治理实践经验,及时回应了新时代新征程法治发展的现实需求。针对杂志的未来发展,莫于川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建议《法治时代》继续关注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交叉问题,这些问题既是社会民众特别关心的,也是法治建设需要重视的。其次,《法治时代》应注重观察法治的时代性和前瞻性,关注并深入研究新时代下法治领域的特殊新问题。最后,希望杂志关注研究法治领域的新趋势新论题,探寻法治的新规律,为中国特色法治体系的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莫于川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导,法律硕士学院院长、数字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许身健建议《法治时代》要深化特色并构建融媒体生态。《法治时代》要进一步凸显其独特风格和特色,以提升自身的辨识度。杂志应避免与其他同类杂志内容重合,发掘并深化自身独有的报道角度和议题。《法治时代》应构建融媒体生态,以适应当前的全媒体时代。杂志要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研究并发布适合当下媒体生态和青年人群的内容,形成多介质的融媒体生态。许身健表示,希望《法治时代》能在三周年时开始凸显特色,五周年时形成鲜明特色,在众多法治媒体中成为独具特色的全媒体,真正发挥其理性和建设性作用,不负《法治时代》其名的深刻内涵。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导,法律硕士学院院长、数字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许身健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科研处处长、研究员刘小妹表示,《法治时代》作为一本高起点、高定位的法学专业领域杂志,紧扣时代脉搏,展现了法治建设的时代精神。刘小妹分享了自己参与杂志工作的三点体会:一是杂志选题紧扣时代性,如备案审查、全过程民主等选题的专稿;二是专业性强,注重文章质量,体现了法治精神;三是杂志特色鲜明,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中央与地方并重。对于杂志的未来发展,刘小妹建议进一步加强选题策划,体现时代性,如关注数字法治、涉外法治等热点领域。同时,发挥杂志的传播优势,通过期刊与活动的结合,扩大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科研处处长、研究员刘小妹


    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共中央社会工作部政策研究室(法规局)原一级巡视员李健认为,法治的完善非一日之功,需要一代又一代法律人不懈努力、共同奋斗。《法治时代》杂志不仅是传播法治理念的阵地,更是汇聚法律人智慧和力量的平台。李健表示,希望无论自己是作为忠实读者还是专家委员会委员,都能为杂志的进一步发展添砖加瓦,共同推动法治精神的广泛传播。


    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共中央社会工作部政策研究室(法规局)原一级巡视员李健


    法治日报社原党委书记、社长邵炳芳表示,《法治时代》杂志在过去的两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鲜明地展现了法治特色、民主特色和时代特色。《法治时代》杂志紧密跟随时代主题、提供权威的理论解读、推进记录时代法治重大事件、深度关注时代热点焦点问题、采用现代化的办刊方式和创新思路,使得《法治时代》杂志在众多法律类期刊中独树一帜。邵炳芳建议,杂志应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定位和风格,精准选择主题、设计表现形态和推进媒体融合。


    法治日报社原党委书记、社长邵炳芳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法治分会会长、司法部离退休干部局原局长姜金方建议《法治时代》杂志要关注企业法治建设。首先,希望《法治时代》能够进一步关注、关心并支持企业的法治建设进程,通过设置相关栏目或专栏来加大这一领域的宣传力度。其次,建议《法治时代》与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法治分会等组织机构展开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品牌影响力、窗口作用和平台优势,通过精心策划主题活动,共同推动国家法治建设和企业法治建设迈向新的高度。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法治分会会长、司法部离退休干部局原局长姜金方


    司法部法宣司原副巡视员,全国法制新闻协会原秘书长姚振怀从法治新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三点看法。一是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性,姚振怀指出在立题、选题和写作过程中,必须时刻警惕和考虑到舆论导向对社会的影响。二是刊物的业务属性。姚振怀认为,《法治时代》杂志作为法律类刊物,应该从法治的各个环节上立题,并在法治实践中找到重点、焦点和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刊物为社会答疑解惑,提升刊物的影响力。三是刊物推介工作的重要性。姚振怀认为,在当前纸质媒体面临挑战的情况下,如何把刊物推广出去,关系到刊物的生存、发展和壮大,建议杂志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来搞好发行工作,以实现刊物的发展目标。


    司法部法宣司原副巡视员,全国法制新闻协会原秘书长姚振怀


    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网原总编辑,贵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余清楚指出,法学和新闻学在意识形态属性和实践性上有着紧密的联系。余清楚认为,杂志应明确自身的定位,无论是作为学术类杂志还是新闻传播类杂志,都需要有清晰的目标读者群和内容方向。此外,杂志应重视编采队伍、作者队伍、发行队伍和管理运营队伍的建设。在谈到杂志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时,余清楚强调了内容和评论的重要性。余清楚表示,优质的内容是吸引读者的关键,而锐利的评论则能提升杂志的社会影响力。


    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网原总编辑,贵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余清楚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法律与监管事务部综合制度处副经理董宇结合中国移动在普法工作中的创新实践,建议《法治时代》杂志紧密结合当前法治建设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更深入地研究执法和普法领域,以原创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为导向,提升刊物的独特性和影响力,为读者提供更具深度和实用性的法治信息。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法律与监管事务部综合制度处副经理董宇


    山东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李传华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在定位上,杂志应与纯理论学术杂志有所区别,要侧重于法治实践的报道。二是在发行上,杂志应增加反映基层和普通领域法治实践的文章,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订阅积极性。三是在运营上,杂志应考虑参加业界相关评选,争取多获荣誉,提升杂志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山东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李传华


    北京市东城区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胤表示,《法治时代》杂志对基层司法工作人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罗胤认为,杂志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基层提供了宝贵的法学理论和实务指导;杂志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反映了法治建设最新动态,对公共法律服务、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等议题有深入解读,对基层工作有很大帮助。罗胤希望杂志能继续加强与基层沟通,从小问题切入,推动基层法治实践与经验的探索。


    北京市东城区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胤


    《法治时代》杂志浙江运营中心负责人金黎春介绍了团队在去年取得的显著成绩。金黎春表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出版社杂志社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以及各位同事的共同努力。金黎春强调,浙江运营中心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主动融入到“平安浙江”和“法治浙江”的建设中,为推动浙江的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法治时代》杂志浙江运营中心负责人金黎春


    人人律集团监事会主席、北京因特法律咨询公司董事长栾少湖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杂志在编辑和运营中应全方位关注法治问题,特别要增加对执法领域的报道。其次,杂志应更加关注基层法治建设,将街道、乡镇作为发力点,以满足基层对中央法治媒体的关注和需求。最后建议《法治时代》每年策划一个学术主题,如关注中国基层法治调研,并发布相关调研报告,以进一步推动基层法治建设。


    人人律集团监事会主席、北京因特法律咨询公司董事长栾少湖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法律类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法治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促进法治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重要力量。两年的时间,《法治时代》杂志为法学理论研究和法治实践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法治时代》杂志继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出版导向和价值取向,提升内容质量、传播力和影响力,持续进行深入的法治研究与探讨,成为既蕴含深刻法治思想又具备实践指导意义的刊物。同时希望在法治理论研究、法治宣传活动、法治资源整合、法律人才培养等多方面与《法治时代》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热情洋溢的致辞和精彩生动的座谈交流结束后,刘海涛作了总结发言。刘海涛代表《法治时代》杂志,衷心向莅临本次会议的所有嘉宾表示真诚的感谢,对广大作者、读者和各地运营中心的鼎力支持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刘海涛表示,各位领导、专家以及广大作者和读者的支持与鼓励,是《法治时代》杂志持续进步、蓬勃发展重要动力。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对于杂志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法治时代》杂志将认真吸收这些建议,不断提升办刊质量,回馈各界的期待与厚爱。



    《法治时代》杂志由吴邦国同志题写刊名,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理论指导,于2022年6月18日正式创刊。杂志以“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时代强音”为办刊宗旨,坚持“导向正、形式新、内容活、互动强、服务优”的办刊原则,专注全面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内容,以刊发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治宣传、法治文化、法学研究等为主要内容,融权威性、理论性、指导性、实践性于一体,旨在为国家法治建设作出应有贡献。李林、莫纪宏、黄文艺、胡建淼、卓泽渊等二十多位知名法学家担任指导专家。该刊主要栏目有卷首、理论学习、立法动态、执法实践、司法改革、普法宣传、法治政府、法治调研等。除纸质版外,杂志还配套有法治时代网、法治时代强国号、法治时代微信公众号等载体。


    (责任编辑:贺兰)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