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
     
    广西阳朔县杨堤乡:多元举措共发力 化解纠纷促和谐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4-06-07 来源:法治时代网

    法治时代网讯(通讯员 叶文杰)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杨堤乡积极拓展多元化解纷方法路径,坚持以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导向,以“调解纠纷促稳定”为原则,聚焦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深入推进网格化排查、建立常态化会商研判机制以及强化部门联动等多方面举措,推动矛盾纠纷从终端裁决向前端化解延伸,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image.png

    网格员在漓江沿岸巡查

     

    “网格之眼”:洞察入微,全面覆盖

    杨堤乡充分利用网格员熟悉当地村情的特点,坚持问题导向、实效导向,推深做实网格化管理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在杨堤乡102.5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网格+警格犹如一张细密的大网,覆盖了每一个角落。全乡38个自然村配备76个网格员,实现网格员全覆盖。这些网格员如同“鹰眼”一般,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广泛收集各类矛盾纠纷信息,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仅在2024年第一季度,网格员们就累计走访3500余户,排查出矛盾纠纷12起,并提前介入,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网格员不仅仅是在矛盾纠纷排查中发挥作用,他们也注重对公共区域的巡查,及时发现公共设施损坏、安全隐患等问题,并迅速协调解决,确保村民生活环境的安全与舒适。同时也结合森林防灭火、防溺水等重点工作开展巡查,确保辖区内的长治久安。为了更好地发挥“网格之眼”的作用,杨堤乡还建立了完善的网格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处理。

    “研判之智”:剖析入微,精准施策

    常态化会商研判是全乡矛盾纠纷调解的智慧核心。杨堤乡高度重视矛盾纠纷会商研判工作,建立了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半个月召开一次会商研判会,定期组织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妇联、民政等多部门参与的会商研判会议,同时结合各村(居)委的实际情况将政法联席会议开到村委一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强大合力。网格员收集的信息被及时汇总整理,为会商研判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在会商研判会议上,与会人员对收集到的矛盾纠纷逐一进行深入分析。从矛盾的性质、涉及人员、潜在风险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力求准确把握每一个矛盾纠纷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image.png

    现场调解土地纠纷

     

    此外,网格员还会根据不同时期矛盾纠纷的特点和趋势,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和应对预案。比如,在柑橘销售时节,针对可能出现的合同纠纷、邻里纠纷等问题,提前进行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减少矛盾的发生。2024年第一季度,通过常态化会商研判,共梳理出基层矛盾纠纷的常见类型——邻里纠纷共6件,为制定针对性的调解策略提供了有力依据。

    “联动之力”:携手共进,凝聚合力

    部门联动机制在矛盾纠纷调解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杨堤乡积极探索“五位一体”矛盾纠纷联调机制,由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牵头,派出所、法庭、司法所以及挂点组、村“两委”和职能部门协调联动,由“单打独斗”转变为“多方联动”,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当遇到复杂矛盾纠纷时,各部门会根据自身职责和专业优势,迅速行动起来,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化解在基层,筑牢基层社会治理,力争将基层社会治理从化讼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


    image.png

    入户宣传法律知识

     

    2024年3月18日,杨堤乡某村村民秦华(化名)、秦芳(化名)因琐事发生纠纷,在争吵过程中,秦华将秦芳的右手打伤。派出所现场处置后,立即向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汇报,启动联调机制,由派出所、法庭、司法所、挂点组和村干部一道组成工作组开展联合调处。工作组意识到“面对面”调解可能会激化矛盾,于是采取“背靠背”调解法,分别与双方当事人进行多轮沟通,从双方多年的情谊出发寻找化解纠纷的突破口,明法析理,经过工作组的多方努力,当事人没掏一分诉讼费,该起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在网格化排查、常态化会商研判和部门联动的强大合力之下,杨堤乡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以来,全乡调解矛盾纠纷21起,调解成功率达100%。下一步,杨堤乡将锚定新目标新任务,充分发挥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为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阳朔旅游高质量发展先导区贡献杨堤力量。(供稿单位:广西阳朔县杨堤乡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刘丹)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