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
     法院
     
    能动司法,为每一个案件中注入温暖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4-03-25 来源:法治时代网

    文 韩连怡

    “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坚持能动司法,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能动司法保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能动司法保障和增进民生福祉”“能动司法促推国家和社会治理”……翻开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能动司法再次成为闪亮的关键词。

    从国家法官学院春季开学典礼到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从专题党课到走访调研,阔步新征程,“新时代能动司法”的词汇组合早已被大家耳熟能详。能动司法,就是要立足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审判中真正做到“讲政治顾大局、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在真正的“案结事了政通人和”上下功夫,在法律框架内努力寻求案件处理的最佳方案。

    在司法人员的职业生涯中,或许办理第一个案子是新鲜和激动的,办理第一千个案子是成熟和稳重的,办理第两千、第三千个案子呢?面对不断涌入的矛盾纠纷,还能保持最初的追求和热情吗?机械办案、就案办案,流程走完了,矛盾却并未得到解决,甚至被多重发酵,是背离能动司法的恶果。

    背离能动司法,会导致裁判结果与人民群众的朴素价值冲突,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冷意。而在“法律就是这么规定的”的框架下,他们又无理可论,进而对用司法路径解决纠纷失望。这也容易让司法人员行走在荒漠中,盛不住解纷的水,看不到裁判种出的苗、结出的果,一点点丧失信仰。

    法律的框架内,法官有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案件可能有多种处理方案。如何处理最好,个案的答案有所不同。检验好不好的尺度,就是裁判结果是否从实质上把矛盾解决了、是否有利于发展大局。

    “老百姓到法院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绝不是来‘走程序’的。程序合乎规范,同时能实质解决问题,案结事了,才是诉讼的目的、才能体现诉讼的价值。”做实新时代能动司法,必须为每一个案件中注入温暖力量。

    为每一个案件中注入温暖力量,司法人员要在自我革命中坚守,在个案中抱有“如我在诉”的意识。如此,就不会对当事人的悲喜冷眼旁观,而是带着悲悯去思索:怎么裁判最能解决纠纷?怎么开展工作最能让当事人脱离诉累?怎样提高自身能力让裁判更有说服力?怎么让当事人感受到温暖?在心中多问几个怎么办,在实践中也就有了实质解纷的主观能动性,案子就容易“活”起来。

    为每一个案件中注入温暖力量,离不开审判机制的焕然一新。理念一新天地宽,“阅核制”“如我在诉”“有信必复”“抓前端、治未病”“感受公平正义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收案4557.4万件,结案4526.8万件,人民法院以坚持能动司法为牵引,开山破土,守正创新,稳扎稳打,审判理念、审判机制、审判体系、审判管理的新突破新变化有目共睹。

    为每一个案件中注入温暖力量,人民法院要用好考核指挥棒。考核是个体行为的最直接的导向。以“公正与效率”为永恒主题,设定合理区间、将考核细化到全员、强化跨审级考核、加入案件比案访比等指标……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启动了全国四级法院的绩效考核指标,各地法院一一跟进。新的指标强化了“一次性实质解纷”的综合性评价,将推动司法人员在案件办理中融入司法感情,主动探索个案化解最优解。

    相信在各级法院的共同努力下,新时代能动司法一定能够结出新的累累硕果,以高水平司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来源: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刘丹)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