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宣传
     普法宣传
     
    广东省荔湾区昌华街道开展“同心泮边送平安 龙腾花市贺新春”平安建设宣传活动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4-02-07 来源:法治时代网

    法治时代网讯(通讯员 曹广明) 为进一步扩大平安建设宣传覆盖面,近日,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昌华街道有机结合“水上花市”“迎春游园”等地域特色民俗活动,联合多部门共同开展禁毒、防邪、反诈、精防、扫黑除恶等平安建设宣传,着力在群众组织动员模式上补短板、强创新,有力激发居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热情,以推动系统治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建设平安昌华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image.png

    活动现场


    2024年2月6日上午,荔湾区昌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牵头昌华派出所、司法所在辖区开展“同心泮边送平安 龙腾花市贺新春”——昌华地区平安建设宣传活动,活动邀请荔湾区委政法委,广州市禁毒教育馆,广州文化公园,荔湾区平安促进会,荔湾区反邪教协会,昌华街道平安促进会等部门领导参加,现场还开展弦乐表演、书法家挥毫送福、迎春游园、志愿服务等活动。


    image.png

    合影留念


    据悉,昌华街道在坚持与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上做出了富于创新性的基层实践,通过创新打造“1+1+6+5+N”群防共治模式,建立广州首个“五型”群防共治驿站,培育打造一支1355人规模的“昌华前哨”群防共治队伍,发动辖内80个单位、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最小应急单元联防联控,累计开展隐患排查、纠纷化解、法治宣传、治安巡逻等活动700场次,有效将矛盾纠纷处置在基层、化解在萌芽。活动中,“昌华前哨”群防共治队伍组织辖内中小学生进行平安为主题的弦乐表演,以形式新颖的舞台节目,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演绎,进一步提高平安宣传的鲜活性与吸引力。书法家们的挥毫送福吸引大量群众,通过将古今平安典故融入春联墨宝分送现场群众,充分发挥了传统文化春风化雨、德沐人心的作用。

    活动现场,广州市禁毒教育馆、广州文化公园、荔湾区平安促进会、荔湾区反邪教协会、昌华街道综合保障中心、昌华街道平安促进会等热心平安建设事业的企事业单位在现场设置禁毒宣传、网格工作、法治教育、扫黑除恶、防范诈骗、反恐防邪、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等10个宣讲咨询台,向来往群众派发宣传单张,解读平安建设相关知识与法律法规,群众平安建设知晓率和参与度进一步提高。社区公益团体在现场开展便民服务等公益活动,吸收招募“昌华前哨”群防共治队员,促进群防共治品牌与群众自发的各类公益服务、志愿服务相融合,扩大队伍品牌在社区生活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街坊群众参与群防共治的热情高涨。街坊林先生表示:“这次宣传活动精耕内容‘深度’,做到了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了解民意,宣传形式丰富,切实有效地让宣传更‘走心’。”

    泮塘社区在水上花市中组织居民群众开展平安游园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集市游览、拍照打卡、闯关集章”等形式,大幅提升了大家对平安建设的熟悉度和宣传教育的趣味性,主动参与到平安建设的行列中来,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平安知识。专业的讲解、丰富的活动,各个区域的活动如火如荼,大家拿着闯关卡穿梭于各个游戏之间,完成挑战的参与者根据闯关卡收集的印章兑换了不同的宣传礼品,大家纷纷表示活动过程有收获、有回味,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平安建设宣传教育的熏陶。“我和妈妈来荔湾湖玩的时候,我发现了平安建设游园的活动,我还参加了有奖问答的游戏,获得了小奖品,还学到了许多禁毒、反诈骗等法律方面的知识,我特别开心。”学生邓凯甄高兴地说。

    昌华街道负责人介绍,昌华街道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紧紧依靠群众探索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街道平安建设工作连续三年在全区考核中获评前二名,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广州市“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等多项荣誉,泮塘五约、西关大屋、永庆坊片区等历史文化街区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恰逢一年春来到,平安建设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开启新的征程。昌华街道将持续大力构建昌华地区“平安联盟”群众自治组织,着力以系统集成思维找准综合治理制度建设路径,实现“人人可为,群防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努力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助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历史文化街区典范,高质量护航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

    (责任编辑:刘丹)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