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
     法院
     
    “小额”也当“大事”办 “判后答疑”显成效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3-08-08 来源:法治时代网

    法治时代网讯(通讯员 田晓媚)“谈法官,已经收到被告转的钱啦,感谢法官!”这是夷陵区人民法院受理的一起小额诉讼案件原告发来的“好消息”,一次耐心的“判后答疑”,避免案件进入执行环节。

    庭前调解促和谐

    在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中,被告范某某驾驶的汽车与原告张某某驾驶的出租车相撞,经宜昌市夷陵区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认定,本次事故由被告负全部责任。受理案件后,考虑到案件事实清楚、案涉金额小,承办法官多次组织调解,希望庭前能将案件妥善处理。

    调解过程中,原告一度气愤地表示:“他连调解都不到场,还有什么好谈的!”法官耐心与被告电话、微信沟通,才了解到,原来,被告家庭条件困难,母亲又生病住院,家中无人料理,被告分身乏术,微薄的收入也全部投入到母亲的医疗费当中。法官将被告的困难情况转达给了原告,虽最终未能成功调解,但原告表示理解被告难处,只要被告能够及时主动履行,愿意“降低期待”。

    判后答疑在线解

    庭审中,原告提交了证明营运损失的相关证据,被告不予认可,气氛再次紧张,双方均当庭表示希望法院公平公正判决。为尽早平息双方“怨气”,承办法官庭后第三日便向双方送达该案判决书。

    “谈法官,判决书已下达,被告的赔偿多长时间能到位?”“被告不主动履行怎么办,我可以申请法院执行吗?”“我不想跟被告说话,法官能不能帮我督促被告?”收到判决书后,原告线上向承办法官发出了一连串“问号”,法官耐心解答当事人疑问,并主动与被告联系,向被告释明未自动履行法院生效裁判的法律后果,希望被告能及时履行义务,不要成为“失信”之人。

    自动履行化心结

    经过承办法官庭前判后的耐心沟通与答疑,被告签收判决书当日即主动履行赔偿义务,向原告一次性付清全部赔偿款,原告向法官发来钱已到位的“好消息”,法官紧皱的眉头也终于舒展了下来。

    宣判并不是执法办案的尽头,判决不等同于权利的实际实现,法官“庭前引导-公正审判-判后答疑-跟进敦促”的“小案精办”司法服务,促使当事人自动履行,实现合法权利兑现“一步到位”。(来源: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贺兰)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