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4月7日讯(袁斐娟)鄱阳湖是世界最大的候鸟越冬栖息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白鹤和白鹳群体越冬所在地,占全球总数98%,有“世界湿地、候鸟王国”的美誉。
据统计,每年到鄱阳湖越冬的候鸟数量多达60-70万只,候鸟种类达310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余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4种。在2019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上,鄱阳湖畔的永修县吴城镇被授予“中国候鸟小镇”称号,这是江西省首个候鸟小镇,也是全国首个候鸟小镇。在第40届“爱鸟周”来临之际,永修县与鄱阳湖自然保护区联合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之“爱鸟护鸟·万物和谐”系列宣传活动。
宣传进社区
3月31日,永修县林业局联合县公安局、省鄱保局大湖池保护站,围绕“爱鸟护鸟、万物和谐”主题,开展第四十个“爱鸟周”宣传活动。

该活动通过出动宣传车在城区内播放“爱鸟周倡议书”、《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等音频,在白莲广场摆放湿地和候鸟保护知识展板,开辟“以案释法”专栏,发放鸟类知识宣传册等形式,普及湿地和候鸟保护知识,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爱鸟护鸟法治意识。
宣传进校园
3月31日下午,在县建昌小学开展“大手牵小手”进校园“爱鸟护鸟、万物和谐”主题宣教签名活动,工作人员带领小学生们实地参观森林湿地博物馆,现场讲解森林湿地功能和鸟类识别以及爱鸟护鸟等相关知识,小学生们踊跃的提问、认真的记录,通过双向互动形式让同学们融入大自然,更好的了解大自然、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意识和法律意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宣传进农村
4月1日下午,永修县司法局联合吴城镇政府、省鄱保局大湖池保护站在吴城镇同心村开展“爱鸟护鸟·万物和谐”法治宣传活动,普法宣传员通过悬挂条幅标语、发放宣传单、讲解科普知识等多种形式向村民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知识,工作人员详细讲解鸟类生活习性及鸟类保护的基本常识,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增强村民们树立保护鸟类的法律意识。


宣传进单位
4月1日,来自永修县湖区学校的180余名学生和社会公众参加了在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吴城保护站举行的以“爱鸟护鸟·万物和谐”为主题的鄱阳湖第40届“爱鸟周”自然教育活动。
活动现场,通过开展识鸟学法、自然课堂、模拟法庭、草本教学、手绘自然等一系列自然教育,向公众展现保护区自然之美,传播生态文明理念,让自然教育在自然保护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通过观看鄱阳湖宣传片,普及候鸟知识、学习涉野生动物司法保护经典案例、讲授血吸虫防治知识、开设生态环境模拟法庭,公开审理一例非法猎杀候鸟案件、湖区现场草本教学、手绘自然比赛等方式,丰富自然教育形式,大家参与热情高涨。
通过开展“爱鸟周”系列宣传活动,提升了广大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提高了他们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态意识及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法治素养,为永修县生态文明建设、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江西省永修县司法局)